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05|回复: 0

美军谈上甘岭战役:中国军队 炮火可怕极了

[复制链接]

909

主题

1419

帖子

92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99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热心会员灌水之王

发表于 2013-9-17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军谈上甘岭战役:中国军队 炮火可怕极了!(1)

来源:环球时报

2月26日 10:34

抗美援朝血战上甘岭旧照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至今也想不通,上 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他们用电脑模拟 得出结论,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 中国军队的两个主力师无论如何是抵挡不 住的。可是中国军队却做到了。电脑往往 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 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 量。

以寡抵众以弱胜强

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 相持阶段。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彭德怀 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 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 们将后退二百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 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当时的事实是,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喋 血岭”和“伤心岭”,尽管他们损失了几千 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 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 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美军将领范弗里 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在五天内实现目 标。为此他动用了联合国军共七万余人的 庞大兵力。

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 的失误。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 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 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一个连,秦基伟自己 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 来人。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七倍的优势 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 不必说了。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凌晨三点半, 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 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 地。这两个高地背后的山地里有一个十几 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 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 形山战役”。

美军三百二十多门重炮、二十七辆坦 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 这两个小山包上。在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 里,前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 一天伤亡五百五十余人。通往一线阵地的 电话线全部中断。

这一天里,敌军向上甘岭发射三十余 万发炮弹、五百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 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即便是这样,直到四天以后--十月十 八日,四十五师前沿部队才因伤亡太大, 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该 师逐次投入的十五个步兵连全部打残,最 多的还有三十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

十九日晚,四十五师倾力发动了一次 反击。

597.9高地九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 顶部的巨石下把它掏空,修成了一个地 堡,我军攻击受阻。这个地堡后来再现在 电影《上甘岭》里。

十九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 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 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 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 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约有四五十米吧。 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 清楚。看着龙世昌拖着伤腿拼命往上爬, 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他刚要离开, 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 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 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脯顶住往里压,他整 个人被炸成碎片,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十六个 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 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还 剩下营参谋长张广生、六连连长万福来、 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通讯员黄继光、连 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 知道了,不过黄继光并未喊出后来那句让 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 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 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肖登良 重伤,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 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来,用 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 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 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 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血都在路途上流 尽了。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 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 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曾 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 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 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一级别的荣 誉。

誓死守护主峰

二十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 面阵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师再无一个完整 的建制连队,二十一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 数以上。联合国军投入了十七个营,伤亡 七干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四十人。美国 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 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战斗进入了坑道战。电影《上甘岭》 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十月二 十四日晚上,秦基伟将军部警卫连补充到 一号坑道,一百二十多号人,穿过两道固 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 长,还有二十五名战士。坑道里的志愿军 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十月三十日,我 方再度反攻。

我方动用了一百三十三门重炮。美七 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 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 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 一发炮弹,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 的战士在十月十四日面对的是每秒钟六发 炮弹的狂轰。

五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次日凌 晨,联合国军发动了四十余次攻击。

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三十一团便完 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 恢复。十一月一日,联军再度反扑,打到 二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 收复597.9高地全部表面阵地。四十五师 补充后用于反击的十个连也全部打光。十 一月十五日,联合国军分五路进攻,四十 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3 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 子派人送回: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 来了。

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 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随手抓把土,可以数出三十二粒弹 片,一面红旗上有三百八十一个弹孔,一 截一米不到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 头和弹片。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 经被鲜血浸透了。

“上甘岭”上的奇迹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 一架我们的飞机;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 的记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 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一百 九十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 有四十多万发炮弹,而且全是后期才用上 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 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 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攻下来的小山头, 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 神。

此役之后,我方再没遭遇到美方营以 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三 十八度纬线上。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 北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九八六年 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 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

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 这一战几乎全军覆没,但是她从此昂首跨 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 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一九六一年三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 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 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其中 之一,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 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 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 知道有个十五军。”

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 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

历史已经记不得那一万多位在战火中 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经和 朝鲜半岛的五圣山糅合在了一起。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 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 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 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 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 手雷,因为我们造不出来,我们没有那么 多钱去进口。美国人可以动用B一29去轰 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的反坦克手雷只能 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 侈了。当年的美国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 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 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 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没有任 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 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 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 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 在长津湖华氏零下二十度的气温里整夜埋 伏,身上仅仅只穿着单衣;他们可以在烈 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 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三点八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 内落弹三十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 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以伤残严 重的连对抗敌军齐装满员的团,几乎没有 炮火支援,弹药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 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要牺牲好几条人 命还不一定送得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取得 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不是 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 前讲过的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 ”(摘自《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杨文裴小敏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5-19 09:0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