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85|回复: 2

徐锡麟的可怕逻辑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249

帖子

18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4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3-11-18 1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锡麟的可怕逻辑

周英杰

(原文刊于2013年第6期《随笔》杂 志)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1907年 7月6日),在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市 爆发了一起影响深远的重大突发性历史 事件——

这一天,以“革命排满”为己任的光复 会会员、担任清政府安徽巡警处会办兼 安徽省巡警学堂监督的革命党人徐锡 麟,借着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际发 动武装起义,亲手射杀了清政府在安徽 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巡抚恩铭。之后, 徐锡麟率领少数革命党成员与清军激战4 个小时,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而兵 败被捕。身犯“谋逆”大罪的徐锡麟旋即被 清政府凌迟处死。根据时人柳亚子等多 人的记述,徐锡麟死得很惨,他的睾丸 被清军砸碎,并被剖腹挖心,其心肝尽 被恩铭的卫兵生生吃掉!由此不难看 出,鲁迅先生的名作《药》里面的主人 公——夏瑜的身上就有徐锡麟的影子。

正所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晚清 那个风雨激荡的特殊年代,同盟会、光 复会等革命党成员使出一些非常规的“雷 霆手段”暴力反抗满清政权,很早就演变 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动模式。与更加血 腥的使用炸弹在公共场合实施暗杀等暴 力手段比起来,徐锡麟此次的行动也还 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因为此次行动毕 竟没有伤及多少无辜。但是,如果我们 认真地研究一下被徐锡麟所射杀的这个 满族官员恩铭和徐锡麟本人的私人关 系,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是存在着许多至 今依然让人唏嘘不已的地方。



那么,恩铭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和徐 锡麟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恩铭贵为巡抚 大人,属于清政府在安徽省最高行政长 官,约略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恩铭 出身于满清“八旗”之一的满洲镶白旗,属 于根正苗红的满清王朝的继承人。他还 是晚清时期权倾一时的“政坛不倒翁”庆亲 王爱新觉罗·奕劻的女婿,说他是皇亲国 戚或者“太子党”也当之无愧。

尽管如此,平心而论,恩铭这个人并 非是一个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而是一 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识见并积极 赞成和推行新政的能吏。

有一点可以旁证上述结论,这便是在 那个大部分“八旗子弟”依靠着“祖荫”,过 着提笼架鸟的玩乐生活的大环境下,恩 铭居然通过了顺天府乡试获得了“举人”的 身份,属于实实在在的依靠着科举制度 晋身的作为“正途”官僚。

恩铭也并非是一个糊涂的保守派官 僚,而是一个有着比较开放的思想和战 略眼光的开明派官僚。1900年春夏之 交,在中国北方爆发了带有极端排外色 彩的义和团运动。其时,恩铭正在义和 团闹得很凶的山西省任职。在酷吏毓贤 担任巡抚的这个省份,支持义和团乱杀 无辜的逆流一时间占据了主导地位,最 终导致了在山西省的多个城市发生了令 人发指的针对所有外国人和他们的家属 的大屠杀。而根据《清史稿》所记,恩 铭当时是极不赞成毓贤的所作所为的, 他曾经顶住压力,向毓贤建议偷偷地将 那些在晋的外国人护送出境,但很可惜 的是毓贤根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义 和团运动后期,恩铭顶住压力率先在自 己的治下“发帑金仓粟周济”流离失所的教 民,保护了一大批教民。由于恩铭所采 取的政策有别于他的极端仇外上司毓 贤,所以在当时的在华外国人里获得了 良好的口碑。正因为此,当八国联军尾 随从北京一路西逃的慈禧太后一行,进 兵至山西大同时,恩铭担当起重任,立 刻派出被自己庇护的外国传教士与联军 将领据理力争,使得联军得以从大同周 围撤兵后退。

在他被徐锡麟射杀之前的前一年,也 就是1906年,恩铭被清政府派往安徽担 任巡抚。在安徽期间,恩铭积极推行新 政,陆续创立了安徽陆军测绘学堂、安 徽讲武堂、安徽绿营警察学堂,安徽将 校研究所等西式学堂。

恩铭在安徽期间的另一个值得肯定的 施政重点是大胆启用严复等受过西方教 育的新式人才。徐锡麟正是这个开明政 策的受益者之一。

众所周知,徐锡麟曾经和那个时代的 很多“摩登青年”一样到日本短期留学。当 然,这些人去了日本,多数参加的是“速 成班”,其目的和今天的某些官员们在职 期间糊弄个学位并无什么不同,能够真 正潜心研究学问的实在寥寥无几,其中 的大部分人名副其实是在“游学”而已。

关于这些来自于大清国的留学生的形 象,躬逢其盛的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散 文《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一段极为辛辣 和形象的描写——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 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 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 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 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 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除了形而下的吃喝玩乐之外,相当一 部分人并不关心学问和学业,倒是一味 地醉心于“排满革命”。徐锡麟就是其中的 一员。他在第一次于日本逗留期间就结 识了浙江老乡、革命党陶成章等人,从 此成为坚定的排满革命的急先锋,并在 上海加入了光复会。

从日本回国后的徐锡麟,主张打进清 政府的内部实施暴力革命。他先是花钱 捐了个有名无实的官位,后来经过自己 的表叔俞廉三等人的大力推荐,投到了 安徽巡抚恩铭的旗下。在那个科举为王 的时代,俞廉三和恩铭属于“座师”和“弟 子”的师生关系,关系非同一般。因此, 恩铭对于徐锡麟青眼有加,大力栽培, 徐锡麟由此坐上了官场上的直升飞机。 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徐锡麟先后 担任安徽武备学校副总办、巡警处会 办、陆军小学监督、巡警学堂会办等要 职。

恩铭对于徐锡麟不仅不遗余力地加以 提拔重用,对于那些关于徐锡麟思想激 进、参加革命党的举报也报以一笑了之 的态度,特意袒护和保护徐锡麟。据 说,徐锡麟也有过“感恩戴德”的表现,公 开奉恩铭为“恩师”。

但恩铭大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自己 的掘墓人正是这位自己着力培养提拔的 得意门生!



徐锡麟在起义失败被捕之后,留下了 很多大义凛然的生动故事。由于这些故 事很可能都经过了后来的国民党文宣人 员的加工润饰,所以有些似乎并不可 信。但是,尽管如此,却并不妨碍我们 拿来作为我们今天重新检点这段历史的 一个重要参照。

据说,在审讯徐锡麟时,有位清朝的 官员曾经公开质问徐锡麟:“恩铭待你不 薄,为何刺杀?”徐锡麟厉言答道:“恩抚 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 也。”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就 是:“恩铭是对我很好,但这属于私人之 间的小恩小惠;我杀恩铭,则是为了报 天下的公仇。”

“私惠”与“公仇”,真是好厉害的说 辞!这个看起来义正词严的表态,一下 子就将自己多少有点“欺师灭友”意味的令 人齿寒的行径,抹上了一层光芒万丈的 道义上的光辉,为“大义灭亲”的古训又平 添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然而,徐锡麟的表态凛然则凛然矣, 但是他的这个奇怪的逻辑真的就那么经 得住推敲吗?

在我看来显然未必。

先说“私惠”。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 界上,莫不有父母、兄弟、姐妹和众多 的亲朋好友。我们时时接受这些人的“私 惠”,也经常给亲爱的人以“私惠”,这是 维系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可说 是人伦关系的基石。如此让人眷顾留恋 的充满温情的社会关系,难道可以像臭 袜子一样的被轻易地牺牲掉吗?

然则,“公仇”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 粗略看起来貌似简单,仔细琢磨起来是 相当得复杂。自然,在革命党成员徐锡 麟的眼里,当朝的满清王朝就是最大 的“公仇”,而恩铭作为这个政府的代表, 自然也就属于他要杀掉的最大的敌人。 但徐锡麟忽略了一点,恩铭固然是统治 阶级的一员,然而统治阶级里面也是由 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个体所组成的,这些 个体未见得都和他所从属的那个阶级一 样反动、腐朽和落后。即使是打着完全 正义旗号的排满革命,又岂能不分青红 皂白,见着戴着“红顶子”的人就一律砍杀 过去呢?若是按照徐锡麟自己发明的这 个逻辑,他自己也戴着象征着清王朝法 统的“红顶子”,是不是他也应该出现在别 的革命党人的必杀名单里呢?

另外,既然为了“公仇”可以置“私 惠”于不顾,可以公然杀死对于自己有恩 的人,那么在革命党成员徐锡麟的逻辑 里,私人之间的恩情显然属于是一钱不 值的东西,排满的大目标才是他的终极 追求,也就是他坚定不移的信仰。

正如法国人勒庞在他的名作《乌合之 众》中所云,“信仰”这东西于人类社会而 言实在是有点怪异,尽管它往往只是一 些宏伟而虚幻的理论说辞,但却可以左 右信众的思想和行为。在信仰这面大纛 的指引下,某些原教旨主义者不仅可以 将自己的身家性命轻易地置之度外,慷 慨赴死,无所畏惧,而且经常不惜为此 而突破一个社会数千年来所形成的各种 道德底线,公然杀害亲朋师友,株连无 辜,制造出一幕幕玉石俱焚、血流成河 的人间惨剧。在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一 些人往往被套上“革命者”这样的光环缭绕 的帽子,但是不能忘记的一点是,他们 中的一些人还有一个更加全球化的新名 字,叫做“恐怖分子”!

当然,这里必须郑重声明的是,革命 烈士徐锡麟绝对不是“恐怖分子”!然而尽 管如此,他的这种为了“公仇”而不惜“大 义灭师”的逻辑也是很有可以质疑的余地 的。引申一步来看,我们实在很难想 象,一旦像徐锡麟这样的六亲不认的革 命者成功之后所建立起来的崭新世界真 的能够成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共和 乐土”。就其个人层面而言,一个置最起 码的亲情和恩情于不顾的人,绝对不会 是一个仁德的君子;同样,我们也有充 足的理由相信,靠着“大义灭亲”的哲学所 建立起来的社会只会是虎狼盛行,绝对 不会是人间天堂。这也是我一贯旗帜鲜 明地反对所有“大义灭亲”的人和行为的主 要原因。历史已经证明,自古以来,凡 是践行“大义灭亲”的人很少不是人格极度 扭曲的卑鄙小人!由此类推,凡是号召 大家为了一个终极信仰,牺牲个人的私 利私惠的政党和个人,都要对之加倍警 惕。

徐锡麟的逻辑里面还有一个不能不正 视的硬伤,这就是他并没有认识到:杀 死一人,哪怕是杀死清王朝的最高统治 者——皇帝溥仪,并不意味着革命的大 功告成。徐锡麟可谓“大义灭师”的一个典 型了。但问题在于,他是用血腥的方式 杀死了恩铭,可他的“排满革命”并未成 功。满清皇帝最后是逊位了,但是导致 皇帝逊位的原因非常复杂,绝对不能将 历史的功绩一股脑地都归到革命党的暴 力革命上面。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131

主题

249

帖子

18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4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0: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的儒家经典《论语·子路》里 记载了这样一则很有意思的对话——

叶公问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 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听了后大摇其头, 告诉叶公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 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对照《论语》中所记载的这则孔子的 言论,再联系到革命党徐锡麟的言行, 很显然,作为革命党的徐锡麟的“公仇大 于私惠”的逻辑和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 父隐”的逻辑,属于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 价值观,他们对于“正直”的理解也是根本 判然两途的。

在徐锡麟们的逻辑里,“公”大 于“私”,“公”在“私”前,在极端的情况下 甚至会提出“大公灭私”的主张;而在孔子 的逻辑里,“私”大 于“公”,“私”在“公”前。循着前者的逻 辑,推导出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河 有水小河满”的观点;而循着后者的逻 辑,则只能推导出“小河有水大河才能 满”的观点。前者倒因为果,无视天下所 有“大河”的流水都是由众多“小河”的流水 不断汇进来的事实,但依赖于意识形态 的长期洗脑,公然也能畅行天下被尊崇 为“至理名言”。今天,确实到了应该正本 清源,恢复其真相的时候了。一个正常 的社会必须承认,“私”才是人类的本性, 有“私”才有“公”,这虽然很无奈,但却是 现实。无视这一现实,颠倒两者的次 序,违背最基本的人伦常识,与个人而 言,必然会做出类似于徐锡麟那样的极 端行为;于社会而言,则只会是“口颂尧 舜之言,阴行桀纣之实”的伪君子盛 行,“两面派”吃香,分裂人格,扭曲人 性;于国家而言,蔑视“私”字这一推动人 类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公然号召“大公无 私”的结果只能导致国贫民穷,百业凋 敝,社会停滞。对此一结果,年龄在45 岁以上的中国人相比都不会很陌生吧?

由徐锡麟大义灭师的激进行为,不免 想起了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 的关羽华容道释放曹操的故事。将两者 对比一下,还是很有意思。关羽在曹操 军中之时,同样受惠于曹操的知遇之 恩。所以,当他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 华容道遭遇了兵败如山倒的曹操之后, 并没有将曹操置于死地,也没有将其抓 获,而是让开一条道,让曹操和好友张 辽等人顺利地从眼前逃走……

其时,属于刘备军事集团的关羽和曹 操的关系应该算是“公仇”了。但是另一方 面,关羽和曹操两人之间也存在着“私 惠”关系。在两者之间必须做出抉择的关 键时候,三国时期的关羽和晚清时期的 徐锡麟明显给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答 案:关羽选择了“私惠”为大;而革命党徐 锡麟则选择了“公仇”为大。两人谁的选择 是正确的?中国民间的态度其实还是明 白无误地透露了一点取向。关羽被民间 奉为“关公”,甚至被皇帝册封为“武圣”。 而徐锡麟的大义灭师行为呢?我想大凡 是一个正常的人和社会是决然不会对之 公然赞美的吧?

2013年5月13日初稿

2013年9月21日改毕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983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469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3-11-18 1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5-19 09:04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