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公共文化场馆暑期接待量激增
“文化纳凉”成夏日消暑新风尚
安庆新闻网讯 “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这句调侃的话,在安庆今夏酷热中,竟成了人们心照不宣的行动指南。当整座城市被高温持续“炙烤”,比骄阳更炽热的,是安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中涌动的人潮。人们在这里寻得一方清凉,更享受着丰盛的文化滋养。 
7月24日,市民和学生在市图书馆自修阅览区学习阅读。 全媒体记者 路欣 通讯员 杨磊 摄 清凉一“夏” 文化场馆变“避暑胜地” 三伏天热浪翻滚,安庆市图书馆成了众多市民和学生消暑、学习、阅读的首选“宝地”。尤其是期刊阅览室和自修阅览区,人气之旺可谓“一座难求”。 7月20日上午,记者在市图书馆二楼阅览室外看到,宽大的阅览桌旁几乎座无虚席,每张桌子都坐着埋头读书、学习的身影。从备考的学生到“充电”的上班族,再到享受阅读乐趣的市民,不同年龄层的人汇聚于此,沉浸在一片静谧的阅读氛围中。 自修阅览区更为“火爆”,这里俨然成了静心学习的“战场”。放眼望去,全是伏案学习的人。许多人为了抢占一个座位,一大早就来排队等候。桌面上堆满了书籍、笔记、电脑和水杯,空气中弥漫着专注的学习氛围。 “这里凉快,书也多,不知不觉就能待一上午。”市民陈女士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几乎天天来图书馆“报到”,她指着在一楼儿童阅览区里专注翻书的儿子,脸上满是欣慰。 随着暑期学生群体放假,安庆市图书馆接待量激增,日均进馆人数达到平日的3倍,单日最高突破3000人次。 同样的热闹场景在博物馆、科技馆上演。博物馆内,人们感受安庆厚重历史和荣光,以及黄梅戏的艺术脉搏;科技馆则更像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玩转科学,动手实验,每个项目旁围满好奇的小脑袋。 工作人员表示:“入夏以来,日均接待量比平时翻一番,周末更是高峰,来了不少溜娃和纳凉的市民。” “原本只想找个有空调的地方坐坐,结果被书架吸引了。”市图书馆里,不少读者说。市科技馆内,带孩子来“避暑”的市民张先生也惊喜发现,孩子对航天模型着了迷,追着问各种问题,“比在家看手机和电视有意义多了!” 服务升级 “蹭凉”背后有文化浸润 市民涌入文化场馆,初始动力或许是头顶那令人舒适的空调冷气。然而一旦步入其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将他们牢牢吸引。面对激增的“纳凉”人群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服务挑战,安庆市各大公共文化场馆主动应变,纷纷亮出服务升级“组合拳”,让市民不仅“留得住”,更要“有收获”。 延长开放时间成为普遍举措。安庆市博物馆7月22日至8月31日期间,将闭馆时间延长至18时;市图书馆的阅读自习室每逢周末,便延至21时熄灯,为备考族和夜读爱好者提供便利;市科技馆也于7月15日开放了夜场,让孩子们感受夜幕降临后的科学探索乐园。 活动也更加精准丰富。安庆市科技馆定期推出活动“预告”,“指尖上的航天梦”“厨房灭火小英雄”“泡泡超能力实验室”等一系列科学奇幻活动等着孩子们来打卡。 市图书馆则策划了少儿绘本故事、创意手工坊、儿童公益电影放映等少儿活动,场场人气爆棚,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让图书馆成为亲子共度的文化驿站。 “宋锦腰扇手作”体验活动、中国传统织锦发展漫谈……安庆市博物馆则围绕织锦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展览和活动。一位带着孩子参加体验活动的父亲感慨:“纳个凉还学到了传统织锦文化,真是受益匪浅!” 安庆市图书馆副馆长徐景生表示,“公共文化场馆是服务市民的重要阵地,我们通过持续推动场馆设施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力求让每一位寻求清凉的市民,都能便捷地推开文化之门,在舒适的环境中亲近文化、享受文化。”(全媒体记者 程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