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主体结构基本完工
安庆新闻网讯 青砖黛瓦、雕栏画栋、曲径通幽。夏末秋初,漫步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随着主体结构工程基本完工,这片承载着“皖省第一名胜”的街区正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即将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 
俯瞰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9月2日摄)。 全媒体记者 江胜 摄 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因余忠宣公而闻名,文化内涵丰富,是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利用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涵盖两大区域: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与大王庙传统风貌区,总占地约93.3亩,内有1片历史文化街区——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大观亭旧址、邓石如读书处2处文物保护单位,姜氏旧宅、张家药铺旧址、观音街传统民居、严凤英旧居4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以及21处历史建筑、5条历史街巷、40处传统风貌建筑…… 项目概算投资3.47亿元,工程不仅涉及6526平方米历史建筑的精心修缮、5190平方米传统街面的整治改造,还同步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让老街区在“留古韵”的同时“强功能”。“目前主体结构工程基本完工。”市重点工程建设处项目现场办工作人员严大伟介绍,整个项目分为11个组团,其中组团一、三、四、五、六、七已完成单体工程验收;组团二、八、九、十、十一及旧址公园的地基与主体结构工程基本完成,装饰装修完成80%左右,室外附属工程进度达85%,累计完成投资约1.1亿元,占总工程的87%。 行走于建设中的街区,一砖一瓦皆匠心。 譬如一扇木门。“木插销、门轴、镶边和加固都用了榫卯结构,两边同时推是推不开的,必须得轻轻拉紧一侧,才能推开半扇,完全照着老法子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胡盛明演示。 譬如一根柱子。“采用了木柱墩接,修旧如旧。”胡盛明继续介绍,这些木柱时间久远,因为白蚁侵蚀等原因部分柱根或柱心糟朽,在保留原柱的同时,对糟朽部分进行替换、墩接,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价值。 譬如一面墙。“这些叫‘壁虎钉’。”胡盛明指着墙上的几处形似壁虎的铁钉告诉记者,“这一面是我们新砌的内墙,壁虎钉可以将新筑的内墙与保留的老外墙牢牢牵住,既稳固了结构,又保住了老墙的原貌,这就是‘修旧如旧’的门道。” ………… 妙手匠心,巧琢天工。如今,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风华重现。“力争今年年底整个项目竣工,将交付文旅集团运营。届时,市民将能够完整感受这座文化街区的魅力。”总包单位项目经理徐世源说。(全媒体记者 江露露 通讯员 邓中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