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87|回复: 0

长风沙

[复制链接]

9871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491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4-2-2 16: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风沙自古就是五千里长江的重要港口。安庆古之西有谢家墩东有长风沙两港之说。而长风沙系来往船舶停泊过夜之地。唐代以前已有街市,北宋建隆元年(960)置镇。南宋嘉定十年(1217)安庆建城后,集镇渐渐萎缩,但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仍设有巡检司,清代仍设有炮台。《明史·志十六·地理一》有载“安庆府,元安庆路……怀宁倚。南滨大江,西有皖水流入焉,曰皖口。西北有观音港巡检司,东有长风沙巡检司”;《清史稿·志三十四·地理六》有载“安庆府……引莲湖、槐湖入江,即古长之风沙也”;《读史方舆纪要》亦载,长风沙在安庆“府(怀宁)江五十里,亦曰长风夹”。  自唐以来,历朝史志均有关于长风沙的记载。“唐代即已置长风沙镇,隶属舒州怀宁县,直至清朝均为县辖之镇,明置巡检,清移郡治安庆城,今之长风乡亦沿袭得名。”至明代以后,长风沙“江滩扩展,港湾淤塞,筑堤围垦,面貌变更”。
  如果我们探寻长风沙的成因,不妨在了解下它的当时的水势状况。据史志记载:长江经拦江矶、罗刹矶(又名太子矶),水流湍急,称为“二险”,江流呈S形,江中礁矶林立,又大风常起,沙尘弥漫,滩涂湿地,白沙如水,是自古与瞿塘、滟渝并称的长江险段。相对两矶而言的下游不远处的鸭儿沟则水势平缓,可谓安流,形成良港,商旅汇集,兵家必争,历为古战场。这种既江矶丛生、暗礁密布又是风平浪静、避风良港集于一地,在数千里长江实属少见。
  长风沙地理位置特殊,连荆楚,扼吴越,通三巴,江中有九里十三矶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时代,吴越和吴楚之间均在此兵戎相见,已折戟沉沙几千年了。春秋时吴楚大战的鹊尾渚既长风沙。《左传昭公五年》楚以诸侯伐吴,吴人败诸鹊岸。《杜注》“舒县有鹊尾渚。”
  太平天国时安庆守将建炮台于此,留下遗迹至今。倘若你站在古炮台上不仅可以凭吊前人英勇豪放的雄风,还可以远眺波光粼粼的江面中流砥柱般的拦江矶雄姿。
  长风沙数百年间已身经百战,最著名的战役要数渡江战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开始,东起无为,南至安庆以东的鸭儿沟汇集了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共4个军的兵力,胜利越过长江天险,抵达南岸。
  长风沙既有拦江矶的暗礁险流,又有鸭儿沟的天然良港。唐代以后,是商贾云集之地,又是南来北往商品的集散地。激活了当时长风沙集市的商品流通,繁荣了长风沙街市。一条古长风沙街连接鸭儿沟码头延绵数里。各种商铺、酒肆、客栈比比皆是。白日里熙熙攘攘、比肩接踵,已成鸭儿沟方圆数十里老百姓集聚于此进行商品交换或换取外来品的好集市。这里的棉花、花生、油菜的土产品大量输出,而大米、煤油、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有源源不断流进。夜晚,灯火闪闪,既有船老大、货主栖居于酒肆饮酒作乐,又是文人骚客把酒斗诗篇之地。  
  长风沙又吸引不少历代的文人骚客逗留于此,留下着不少千古绝唱。最著名的是李白《古乐府·长干行》中写道:“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公元761年又在《江上赠杜长史》诗中有“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句。
  诗人陆游在《长风沙--记阻风夜泊》中对长风沙自然环境作了生动描述:“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橹声已出雁翅浦,获夹喜入长风沙。长风自古三巴路,墙杆参差杂烟树。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北宋诗人梅尧臣言:“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过苍崖”
  元代诗人杨载更发出:“长风沙长风不断,行人嗟叹奈君何”“但祝行人好心事,长江何处是安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6-17 12:2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