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16|回复: 0

安庆城市定位与发展(1)转

[复制链接]

9821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4586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5-1-14 15: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城市通常由工业、商业、金融、文化、教育、服务、交通、行政、市政等多种体系构成,一般是区域某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等),是区域内资源、要素的集聚地和社会财富的主要生产地和消费中心。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甚至在全球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以多职能综合性为主,除包括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作用外,大多是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中心城市因为产业比较齐全,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完善,加上智力和资本比较密集,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因此具有很强的聚集功能(人才、资金、信息、技术、产业的聚集)和强大的辐射功能(影响、带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推进区域发展的“起搏器”、“发动机”。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加强,全球城市圈间分工、交流、合作、竞争日益强化,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和角逐,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放大并凸现出来,城市体系也正朝着更广的地域与更高级化的方向演变,从范围上讲由比较小的范围向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甚至国际性方向发展,从层次上讲城市发展更加中心化、都市化、现代化、集群化,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城市经济越来越发达、城市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国际性、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在我国,加速中心城市发展既是发达地区的普遍共识,也已成欠发达地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追赶跨越的战略重点,不少城市把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在国际性大都市和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北京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上海城市确定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目标定位,天津则要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广州、长春、南京、成都、深圳、青岛、哈尔滨、沈阳、济南、杭州、宁波、武汉、西安、厦门等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都定位为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性城市。(孙波,“九五”产业发展及部分城市产业同构问题浅析。开放导报,1997(5):12-15),还有部分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定位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郑州的定位是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太原定位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沙的定位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珠海定位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乌鲁木齐定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等等,不一而足。
    城市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资本技术、文化教育、政策制度等。城市发展应该立足自身历史和现实的基础条件,在综合考量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基础条件,并与区域内其他城市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以及相对比较优势,根据相对比较优势制定城市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ent)。城市发展战略即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包括城市战略定位、城市战略规划。城市定位就是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竞争环境的动态变化,科学地确定城市在区域范围里边扮演什么角色、占据的位置。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发展战略蓝图(包括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步骤和战略举措等)作出一个比较清晰而具体的规划。城市定位主要包括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就是按照城市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以及作用范围来进行角色定位,根据功能作用可分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宗教中心等,根据作用范围可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区域性城市。产业定位就是对城市产业发展体系做出最优的战略安排。根据轻重缓急不同,城市的产业定位一般分为主导性产业、前瞻性产业和辅助性产业。产业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基础和条件,功能是对城市主要发挥作用和担负任务的主要领域、空间范围、目标位置做出战略性安排。可以说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城市定位既要考量历史和现实的基础条件,考量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更要立足于发展和壮大自身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此外现在城市的形象定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可能全面了解一个城市,人们往往记住的是城市的总体印象和大致感受。形象定位就是对城市综合形象作出的简要描述或抽象概括,是对城市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所作出的综合性评判。形象定位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者艺术短片的形式让人们记住一个城市美丽而闪光的形象,把城市最美丽最灵动最耀眼的东西凝练成简洁的文字,或者描摹成一个具有很强文化阐释力、艺术感染力、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城市战略定位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本质内核,城市战略定位一旦形成在一定的时期内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城市发展的既定目标和方向,也应成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的逻辑起点。定位清晰了就等于目标确立了、方向找准了,就应该根据这个定位制定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具体发展战略思路,包括市政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不应因人因事而改变,这里的前提是定位是经过科学论证得出而非地方主要领导的主观臆造,亦非不切实际的简单的机械的模仿复制别人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当然如果城市定位模糊、区域发展方向不明朗,或者不切实际(包括不切合城市自身实际或者区域发展实际),导致盲目投资、房地产乱开发,最后不仅没有发展壮大区域产业经济,没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倒是使得城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区域价值不断下降。
    安庆作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在历史上就是战略要津,安庆城始建于1217年,作为安徽治所282年(1667-1949)。安庆人杰地灵,代有英豪,头顶文化之乡、戏曲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可以说安庆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相当时间里和相当的区域范围内曾是安徽的中心、区域的中心和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与同饮一江水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一起被誉为“长江五虎”。即便是当代,安庆在安徽也曾经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沿江城市及周边地区中居于发展前列。安庆在20世纪80年代在安徽是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安庆的窗口经济闻名全国,安庆石化发展势头强劲,安庆的家电(彩电、空调、洗衣机)、汽车制造等也曾经走在全省的前头。只是到了上世纪末以后,安庆发展渐渐缓慢下来,面临被省内及周边城市的挤压和边缘化态势,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现在除了三张国字号城市名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安庆能够拿得出手能够在全国叫响的东西越来越少了。2006年中国287个城市生活质量综合排名安庆位列269位(见: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百姓关注什么》),低于省内的合肥、芜湖、铜陵甚至位列淮北、蚌埠、淮南、阜阳之后,只是略比池州、宿州、巢湖、六安(287)靠前。2008年安庆排名有所靠前,《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安庆位列157,社科院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的最新中国城市排名安庆位列181位,安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GDP)位列124位(安徽第三,合肥、芜湖、安庆GDP分别是1664.84亿元、749亿元、704.42亿元,只有200万人的芜湖超过了600多万人口的安庆)。安庆的经济总量一直还是位居安徽前茅,但均量指标位列全省后列。应该说安庆自己跟自己比是发展了,但只要一横比安庆就有些不自信了,不要说和沿海地区比,就是和周边和沿江的城市比,安庆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了些发展的质量明显低了些。
    经济学理论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资源和技术,资源(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制度与意识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技术包括生产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管理技术的提高等,在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本和要素。在市场经济体条件下资源和技术条件主要受市场调节和配置,理论上讲区域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技术创新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必然选择。在国家整体经济和不少地方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作为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的安庆为什么发展的速度反而明显缓慢了呢?也许人们把安庆发展的缓慢归结于人口太多,虽然总量(分子)比较大,但人口(分母)在全省地市中更大(仅次于阜阳),所以均量很难比得过人家。我们承认人口基数过大是影响相关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但实际上安庆的经济规模和质量效益与安庆本身的地位和要求更不相称(安庆区域面积、人口约占全省的1/10)。既然我们无法缩小分母,那么我们只有一方面做大分子,起码要让经济实力发展到与自身地位相称的规模,安庆制定的千亿目标只能是目前与自身地位相称的基本目标(2008年安徽年末GDP为8874.2亿元,很快将迈入亿元俱乐部),达到千亿只能能使均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千亿目标并非高不可及亦非多么宏伟。另一方面从分母角度看,我们应该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养安庆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全缺人才、高端人才,着力加强区域自主创能力建设。受经济因素的掣肘,安庆科技创新投入也非常有限,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企业创新意识非常淡泊还远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安庆区域创新能力还很薄弱,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大。从资源上看安庆可以说资源比较丰富,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比较丰沛,但资金、技术这两种核心资源相对贫乏。而在市场经济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良好的市场条件和制度环境有助于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推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市场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都涉及到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城市是经济要素的聚集地和相对完善的市场,合理的城市战略定位和科学的发展规划可以很好地发挥城市聚集效应,聚集人口、资本、技术、信息、产业等各种经济要素,安庆腹地广阔、基础条件良好没有理由不发展的更好更快,应该说有条件做大做强安庆城市经济和城市品牌。
    影响安庆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不是经济因素本身而是制度因素和制度的制定者(领导干部素质)。制度层面上看安庆发展缓慢有国家及省对安庆发展的重视不够问题,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的力度不够大,但更多的还应该从安庆自身找原因。其实安庆人思想并不保守,也具有良好的重商重实业传统,自近代以来也曾经开风气之先,安庆创造过许多值得荣耀的全国、全省第一,改革开放以后也曾经创造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经济现象,安庆不缺智慧不差基础,安庆人起来也不晚,不少在外打拼的安庆人创造了比较骄人的业绩。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安庆不少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并不理想,“安庆制造”特别是家电、汽车等本可以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家电航母”、“汽车骄子”,然而与安庆终究失之交臂退出历史舞台。这里面既有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不善和缺乏创新发展战略思维问题,但制度层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领导干部一心“谋人”无心“谋事”,不是切切实实地倾情倾力发展壮大产业,不是实实在在尽心尽力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而是乐于搞一些花架子或者形象工程或者大而不当、华而不实的所谓“项目”等。作为区域经济龙头的安庆城市发展一直缺乏明确而清晰的定位,缺乏一个比较清晰而明确的城市发展规划,定位不切实际,规划不够科学。安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构筑现代化大城市框架的发展目标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布局,在十五规划中就提出了长江流域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综合性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在十一五规划中安庆的城市定位调整为“双百城市”(即人口100万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可以看出安庆 “九五”、“十五”城市定位在“现代化的大城市”,这个定位有些模糊和不切实际,“十一五”定位相对明确和实际一些。现代化曾经是一个很时髦的名次,现在人们都慎提现代化,因为现代化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现代化没有具体的标准,现代化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既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既包括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也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的现代化,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民主政治的现代化等等。到底现代化大城市的标准、内涵、具体目标是什么?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范围多大?区域中心的功能定位包括哪些方面?安庆的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是什么?安庆城市定位的依据什么?是领导的主观臆想还是科学论证的结果?等等。
    安庆城市定位和城市规划毫无疑问的应该经过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安庆的城市定位和规划不能仅仅从静态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出发,要以动态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来定位和规划安庆发展,要跳出安庆区域本身从国家、从中部地区、从泛长三角、从皖江产业带中看安庆的地位和作为,要跳出安庆既有的产业从全球、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产业发展战略走向的角度看安庆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划。传统的城市定位理论主要还是一种静态的分析,难以把握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导致定位雷同、参照城市和区域选择不当等。现在学术界比较赞同运用城市竞争力理论来补充完善传统的定位理论。运用城市竞争力量化分析框架来分析安庆,包括两个方面的分析和测度,一是对安庆一些可以测度的具体指标进行测度,分析安庆相对地位与水平,确定安庆的城市竞争力水平。二是对一些不可测度的因素如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政府管理水平等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这些软实力解释安庆的城市竞争力。我们可以从全国、中部、东部、长江沿岸、安徽、皖江地区抽取一些城市(主要是地级市),通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具体指标进行成分分析,这些指标包括城市综合经济实力(GDP、人均GDP、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城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民用航空客运量、民用航空货邮运量等)、产业结构与效益(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科技人员数量等)、科学技术与文化(人均教育事业费用支出、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高等学校数、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剧场影院个数等)、环境质量(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环境设施投资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基础设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每十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邮政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收入等)、城市规模(市辖区年末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建成区面积、市辖区土地面积等)。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和测度,计算各城市综合和分项竞争力指标,确定安庆在全国、在中部地区、在泛长三角地区、在长江沿岸地区、在安徽、在皖江城市带等不同层次区域里的竞争力,确定安庆的城市特色、比较优势、空间定位(区域作用半径)、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定位、城市产业定位、城市形象、城市发展战略等,根据安庆城市定位制定安庆中长期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千年古城、百年省会,安庆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我们国家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地区之一,但城市发展历经曲折、步伐缓慢。安庆的地理条件决定安庆城市做大必须跨江发展,早在上个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大纲》中为安庆规划了跨江而治形成规模与武汉、南京相当的发展蓝图,民国时期也确立了“南宜北蚌”的双轴发展思路,以带动皖南和皖北的发展,但由于战乱这个宏伟蓝图注定无法实现。建国后安徽省会北移合肥,安庆在安徽的政治中心地位丧失,但安庆作为安徽和沿江重要城市的地位不曾改变,应该说如果能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做大做强安庆城市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那么安庆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早已成为现实。安庆行政辖区范围最广阔的时候横跨长江两岸,不仅涵盖皖西南更是向南纵深至皖南的池州地区,如果这时候将东至或者东至的大渡口划归安庆市区,必将对安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安庆多次失去了大好时机。现在安庆要实现跨江而治不是没有可能,但难度要大得多,毕竟逾越行政区划的鸿沟并非易事,除非省里采取行政推动手段。而安徽省并没有善待安庆的传统,安庆自身的无为也使得安庆并没有多少要价的条件和底气。改革开放以后,安庆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发展的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重现昔日辉煌、回归中心城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发展城市经济离不开城市定位和规划。然而安庆的城市发展走了很多弯路,由于安庆城市定位不清发展思路不明,城市盲目建设盲目开发房地产,导致开发项目缺乏后续增值潜力、经济开发用地日趋紧张、区域价值下降等。城市定位正确与否,决定着城市的命运,它不仅明确了城市竞争力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安庆城市定位应该重在挖掘安庆的个性与潜能,发扬不易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特长,也就是安庆的核心竞争力。
    历史上安庆作为安徽、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是不争实事,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安庆的中心城市地位已经丧失,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安庆发展太慢,跟不上开放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安庆重新定位区域中心城市是部分回归安庆中心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并力争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有所作为,我们认为这也是完全可行的。一方面在宁汉之间、大别山到武夷山的大片区域没有中心城市,能够成为中心城市的也只有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芜湖、马鞍山靠近南京受极化效应影响,难以超越南京,九江跨江做大受省级行政壁垒掣肘更大,安庆跨江的行政阈限在省内难度相对小一些,而且安庆行政区范围在这几个城市中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在这四个城市中仅次于芜湖超过九江(2008年GDP安庆、九江分别为704.42、592.56亿元)在这些城市中安庆具有一定的优势。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城市竞争力,只要安庆城市经济做大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安庆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安庆重塑区域中心的地位不是高不可攀的。应该说安庆城市发展再次面临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庆地处中部地区的东部、泛长三角的西部和皖江城市带的龙尾,承东起西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要。同时紧邻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和泛长三角城市群,与这些城市群产生互动和融合,承接相关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可以说安庆产业发展的机会无限。安庆的产业定位应该立足安庆的重化工、制造业、农业、物流、文化旅游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区域重化基地、、皖鄂赣商贸物流中心、皖江现代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地区的绿色农业品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安庆城市建设规划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城市建设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代价,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还安庆青山秀水的美丽原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民群众对环境恶化的切实关切,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按功能合理分区,理想模式应该是重化工主要分布于老城市的西区,这已成既成事实,因此安庆西城区应该规划为化工产业聚集区,不宜商品楼盘、星级宾馆的开发,政府若能切实鼓励西城居民东迁或北移功德无量(当然这是学林说梦);老城的东城区应主要为居民集聚地;开发区应规划为高新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化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部新城应规划为政务、商业、文化和造船业集聚区;北部新城主要成为安庆的学院区,作为安庆智力资源、技术研发的基地。
    学林一介书生,对于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研究不深,一些想法和思路也不很成熟,期待方家指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4-28 22:2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