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13|回复: 0

请不要撕裂安庆

[复制链接]

9821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4589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6-1-9 14: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尊敬的省委省政府:

      首先向你们为新中国崛起日理万机地辛勤操劳说声“辛苦了”,你们是民族复兴事业的领路人,百姓敬重你们为祖国繁荣富强所作的贡献!望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看看我这封信,——一名来自安徽安庆在广州求学的大学生的心底呼声。

      网传枞阳即将划归铜陵,我内心极度焦虑和困惑,我困惑为什么要把枞阳划到铜陵?我困惑区划调整是依据什么标准?我更困惑这种大事事前为什么不向老百姓公示?我不知道枞阳划归铜陵后,割裂了的“桐城派”文化应该怎么传承?我深深焦虑安庆历史上孕育的优秀地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性将遭到无形撕裂。直到今年年底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发布新版安徽省地图上面显示安庆枞阳县划到铜陵,出版社回应是接到国务院的命令,安庆老百姓竟然一无所知,我敢保证直到今天安庆的民众都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一只骨肉相连的手臂,我们总在倡导民主,政府的这种做法该征求社会的意见吗?

    “吴楚分疆第一州,万里长江此封喉”安庆是一座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城市,但饱经屈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庆同时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会(皖省省治)所在之地,后因抗日战争,由于安庆地处长江咽喉、三省交界,军事战略位置及其重要,把重要的行政机构移到内地,曾经与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并称“长江五虎”安庆就一蹶不振,变成了饱经历史创伤的城市,但是留下来的有历史底蕴,有文化气质,这是一座吞饮长江之水诉说悲壮历史的城市!

     “大江川流,岁月不止,;残阳扑水血成河,英雄回头掸泪下”!安庆是中国接受近代文明最早的城市之一,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第一个留学生,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汽船,安徽省的第一张报纸,第一部电话,第一所大学和图书馆都在这所城市诞生;安庆是国务院单独、特批的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皖江上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哲学家美学家东方美、朱光潜,外交家黄镇,京剧鼻祖程长庚,“两弹元勋”邓稼先,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曾为中年华民族救亡图存、科技文化事业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的一笔。“千古奇才造历史,万事功勋留英名”......北枕龙山,南临长江,安庆有过辉煌的历史,它有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壮山河!“桐城派”是安庆文化的杰出代表,据史料记载,桐城,古称“桐国,包括今天的县级桐城市和枞阳县,枞阳是“老桐城”东边的几个乡镇划分出去出去成为枞阳县,但事实上,桐城派典型的代表人物中大部分是今天的枞阳县人,而枞阳县在若干年前与现在的桐城是一家人。“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以期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枞阳县和桐城市都是“桐城文派”的代表,民间流传着“枞阳出人,桐城出名”的说法,其实这是对先前枞阳从老桐城里分割出来,对桐城文化破坏的说法,枞阳和今天桐城市发展有明显差距,是因为分割出来文化根基还在桐城,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造成了落后的局面。总之,桐城和枞阳在历史根源上是同根同祖的关系,他们情同手足,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

     安徽有愧于安庆,省会移走过后什么都没有,连一所大学都没留下,留下的是一座颓废的城市,留下的只有沧桑和屈辱。这几年安庆才刚刚发展起色,她像一位沉睡许久苏醒的老人。“十三五”期间是安庆振兴的关键时期,安庆不能再次错过历史机遇,如今铜陵来安庆要地、要人,原因是发展空间狭小资源不足,实行区划调整,跨江发展,让安庆在一夜间丧失近100万人口,更为惋惜的是“桐城派”文化在一定的区域内被无形割裂,历史上就因为区划调整枞阳县从桐城划出来让“桐城文派”遭到破坏,今天又要被划出去,让人担忧它的命运。铜陵作为7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一个资源依赖型城市没有发展成为优秀地级市的太大潜力,表面上看,桐城人口基数小,生活富足,枞阳跟着铜陵会致富,但铜陵增长潜力十分有限,早在2009年铜陵就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

     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建设,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历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指出“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李克强作重要讲话表示:“要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但是国务院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频繁搞区划调整,(近年来安徽省内合肥、芜湖、巢湖、马鞍和山六安等地进行了许多区划调整,没有涉及地域文化的调整不重要)为了优化配置、整合资源,追求眼前的经济增长,况且这种整合让区域经济增长并不明显,还严重忽视的区域文化的整体性被割裂是对文化传承的极大要害。难道我们的经济增长只能是以污染空气、浪费土地、破坏文化为代价吗?这样的发展我们宁可不要,我们更需要长久的财富。从文化学角度来说,地域文化是构成优秀文化的基因,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文化生态规律,其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和地域范围的孕育,离开一定的地域和历史时期都不能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在一定的地域内构成整体性,不是一朝一日形成,是经济和政治的体现,文化的破坏会使一个地方人文传统丧失。

    “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比没有手足还要悲惨”。如果枞阳被分割出安庆,我们将眼看着“桐城派”文化一分为二,一个在安庆,一个在铜陵,愧对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安徽省内文化遗产丰富,是构成中国优秀文化的特色元素,先前的婺源划到江西就让徽州文化被割裂,让原本属于安徽的文化流失),这种做法不利于省域文化的传承。安庆历史文化将会无形被割断一半,还会削弱安庆的教育实力,会失去一所人文荟萃的浮山中学,原本枞阳和安庆是同根同源。文化的界限虽远不如地理界限那么严格,但是区域文化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时期形成,有显著特色,在区域内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安庆人民更是如此,自古崇文重教,这就是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以为中央在实行这种区域调整时应该充分尊重地方风俗,网上显示,枞阳划归铜陵安庆人民满腔愤恨,枞阳人也不情愿,我们一直要求恢复“老桐城”,尽管在枞阳东部部分乡镇要求去铜陵,他们是从交通方便来考虑。我认为把枞阳划到铜陵不是科学合理的决策,首先,土生土长的安庆“桐城文派”在历史破坏基础上进一步破坏;其次,从地理学角度说,枞阳滨江,沿江线长,划出去大大缩短安庆沿江线,安庆港作为省内和皖西南重要港口会被削减实力,同时会削弱“十三五”期间安庆水陆空立体化交通建设,不利于安庆抓住关键发展机遇,不利于长足发展;再次,枞阳紧接安庆城区,被划走会使安庆城区“边缘化”,城市腹地受限,不利于形成对全市的辐射作用;最后,枞阳划走,县内东部乡镇方便了,西部乡镇会变成离安庆近铜陵远的布局,会转变成东部乡镇曾经远离安庆现在自己远离铜陵的“痛苦”。为什么还要强行划出去?能给安庆人民一个交代吗?对枞阳的最好出路,我仅代表自己的观点:撤销枞阳县,枞阳镇作为县城驻地不科学,带动力不足,一部分部离安庆城区近划入安庆东部新城,分担“老桐城”辖区过大的问题,多余部分让它回到桐城,这样既保留了“桐城文派”在一个区域内的整体性,更好传承地域文化,又给安庆城区未来大发展预留了广阔的东部腹地。

    “一个民众不敢发声的国家是国家在民主建设上的失败;一个青年人选择沉默的民族是一个注定没有前途的民族”。社会上的问题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缺少勇于担当的人。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读书,也要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国家发展,在十三四忆人口中,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不管枞阳能不能回到安庆怀抱,安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她的根还留在“老桐城”,我还是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大学生、更多的青年人、更多的中国人积极“发出声音”,去关注我们的社会问题,“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共同建设,不要选择沉默,今天的中国不能沉默!

     安庆历史文化是祖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强烈关注中国优秀地域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我深深热爱我的家乡;作为公民我有权利和义务发出这种呼声:“关注中国社会问题,请不要选择沉默;保护地域文化的整体性,请不要把枞阳划归铜陵”!

      家乡守护者小吴

      2015年12月27日于广州暨南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5-2 09:1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