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在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98|回复: 17

啄木鸟吃松树(“啄食”)?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23
发表于 2014-12-13 07: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啄木鸟吃松树(“啄食”)?

——与《森林卫士 终生目标》和《松涛阵阵赞卫士》商榷

邵顺达

为了给预答辩博士论文补充材料,上网搜索素材,发现一篇2014年7月2日的文章“森林卫士 终生目标”,文中竟然说啄木鸟吃(“啄食”)松树(“……天柱山镇山之宝——天柱松,遭啄木鸟啄食,天柱松伤痕累累,他尝试用纱布包裹起来,啄木鸟又啄食树杆别的部位……”),后来又在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北岳文艺出版社、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的即将出版的“啄木鸟”系列生态文学丛书“树木医生”目录中,以及安庆市政府网站和广播电视台网站上发现了该文。

——原来这篇文章是源于最美森林医生评选活动,是一篇介绍先进事迹的报道。

作为常识,啄木鸟号称森林医生,是一种益鸟,专门捕食树木蛀干害虫,怎么吃起松树,成了害鸟?

我仔细阅读了一下这篇文章,发现,“天柱松”并非啄木鸟危害的,而是蛀干害虫危害的。就华东地区而言,主要蛀干害虫有50多种,其中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松幽天牛、马尾松梢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瘤象、多瘤雪片象、马尾松角胫象和立毛角胫象等是松树最为常见的蛀干害虫。

啄木鸟是专门治理森林蛀干害虫的,绝对不会破坏森林,不少林区还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招引与保护,这里还竟然出现了驱逐啄木鸟的事件!为了驱逐啄木鸟,竟然连“气味”、“苦味”、“纱布包裹”等拟人化措施都用上了!

如果啄木鸟真的啄食松树,那么:

——啄木鸟连树干都能敲开,“纱布包裹”,有用吗?

——松树树干含有大量松指,松指是农药松脂合剂、松脂酸钠重要合成原料,也有较浓的“气味”和“味道”,用“气味”、“苦味”驱逐啄木鸟,本人觉得,有点儿矛盾,或者有待商榷。用其他方式驱逐还有可能,如果是用“苦味”,那也太拟人化了。

该文中除了上述常识性错误之外,还有多处有待商榷的植保技术错误。例如对于“虬龙松”的“保护”措施技术性错误主要有:

(1)松树黄化,原因有黄化病、赤枯病和松材线虫病等,按照文中所述症状,以及以后又恢复的事实,“虬龙松”实际上是生理性黄化,并非染病,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就能自己恢复。

(2)松树属强阳性树种,“树梢上面搭建遮阴棚”反而对松树产生危害。

(3)古松已经在岩壁中生长几百年,根部裸露属正常现象(岩壁崩塌裸露除外),深山区尤其是景区随处可见,“岩石边缘用钢筋水泥固土”与“早晚逐步喷洒多菌灵、石硫合剂等措施”反而破坏了古松生活的岩壁中微生态环境,不利于古松健康。

也就是说,如此措施保护“虬龙松”,实则是在有损“虬龙松”健康。

还有其他多处疑似性的技术性错误:

(1)“坚持十年,每周上山一次,从不间断。这块标有鲜红记号的标准地,成为天柱山另一道风景。”这种调查,一般10月至翌年3月不需要进行。而且,调查周期为7天(每周一次),对于发生期调查和种群动态监测来说,7天1次太少,不能反映真实状况;如果作为发生量与发生范围调查来说,7天1次又实在太多,实际只需要在害虫发生期调查即可。

(2)“马尾松毛虫为历史性虫害,呈五年一次大发生,三年一次小发生周期性规律,……”按照天柱山地理位置,属于长江中下游2-3代发生区,发生周期为7-11年,平均10年。3-5年发生周期是华南林区3-5代发生区的发生周期,与实际严重不符。本人推测,可能是作者错误将马尾松毛虫的一个完整周期切开为“潜育期-增殖期”与“增殖期-暴发期”两个周期,一般而言,2-3代发生区的潜育期平均为5年,增殖期平均为3年,二者相加是8年,再加上消退期,正好是一个2-3代完整的发生周期,即7-11年。

(3)“……采取蚕室加温,提前出蚕……”,这是蚕农们常态化养蚕技术措施,不能归为松毛虫防治措施。

(4)“……调查松毛虫是否进入树皮,他们在半夜最冷的时刻,拿着电筒登山……”,这不符合马尾松毛虫活动规律。进入树皮越冬的幼虫,再出来活动,要到气温合适时的白天近中午时分,而非夜间;活动态幼虫开始进入树皮越冬,是下午,而非半夜。

(5)“……松针呈褐色,他邀请安农大杨春材教授现场调查,杨教授也为此困惑,找不到原因,……”这与细纹新须螨危害状不符,而且涉及到杨春材教授等人。我的导师谈起过杨春材教授,说他是植保界老前辈,一生治学严谨,品格高尚,应该与杨老前辈核实一下,并请赶快删除杨老前辈等人的名字,以免影响他人声誉。

由于水平有限,只发现了这几处明显错误,也许还有其他错误尚未发现。

作为政府网站,尤其是专业型政府网站,以及国家机构组织出版的文集,其中文章可能被别人当作重要权威资料加以引用,对文稿应该严加审核。如果出现错误,就会大量扩散,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出现这样的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此外,文中涉及多名植保界前辈,并请赶快删除这些前辈的名字,以免侵犯姓名权,影响人家声誉。

由于本人学识粗浅,提出的疑问也许浅陋可笑,此文仅仅只是表示本人观点,与作者共同商榷、探讨与学习。

当然,如果真的发现啄木鸟吃松树,那将是一项重大科学发现!本文将是错误的,我将向作者致歉!

2014年11月27日晚 于武汉南湖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0

主题

4

帖子

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14-12-16 18: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啄木鸟.jpg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1

主题

4

帖子

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07: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080012hd4b458d8bdzf8gi.jpg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发表于 2014-12-13 08: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3 08: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动画片——《啄木鸟Woody》...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15

主题

33

帖子

17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71
发表于 2014-12-13 0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从小到大都是人为啄木鸟是在给树捉虫治病,是益鸟的。。。。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85

主题

219

帖子

12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70
发表于 2014-12-13 1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给预答辩博士论文补充材料,上网搜索素材,”   
想问楼主是????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981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资深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453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

发表于 2014-12-16 13: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4

帖子

1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14-12-16 1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也是应该灭虫,而不是驱赶啄木鸟呀?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1

主题

4

帖子

2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1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0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谈啄木鸟吃松树(啄食)
——与《邵顺达质疑之回复》作者商榷
邵顺达
本人的“啄木鸟吃松树(啄食)”对《森林卫士 终生目标》和《松涛阵阵赞卫士》提出了不同看法,舒台夜月先生作了《邵顺达质疑之回复》,非常感谢舒台夜月先生!
然而,本人又觉得《邵顺达质疑之回复》一文还有以下几点,愿意与舒台夜月先生共同商榷,共同学习:
(1)“……亲眼见到啄木鸟不停地啄着天柱松树杆,胡站长分析:先吃树干小虫,后啄成习惯,靠人工驱赶难以达到目的,所以采取包上有气味的农药。”这不仅与原文《森林卫士终生目标》和《松涛阵阵赞卫士》中表述有较大差异,更重要的是:
①既然啄木鸟在吃虫,怎么是【啄食】松树?
②既然啄木鸟在吃树干内的虫,就应该保护甚至有必要招引啄木鸟,怎么还采取“纱布”、“气味”、“苦味”等拟人化手段驱赶啄木鸟?
③蛀干害虫本身防治就困难,啄木鸟是比较好的生物防治措施。不去防虫,怎么还去驱赶啄木鸟?
④还有“后啄成习惯”的表述,有待商榷,因为这与动物行为学有些出入。
⑤“啄木鸟不停地啄着天柱松树杆”应该是落在树干上落脚休憩,或者在树干上探寻害虫,并非危害松树。
(2)“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周期,与气候、地形、松树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关,我们潜山县往年‘五年一大发生,三年一小发生’是根据所发生的面积和危害程度而确定,我县有原始调查记录,并且这种提法也是以前国家林业局、省专家首先提出,且符合实际。”本人检索了与潜山县有关的马尾松毛虫学术研究资料,主要有:
①全部或部分基于安徽省2-3代马尾松毛虫发生区研究资料有:
1989年的安徽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二、三代区马尾松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变化》;
2008年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的《马尾松毛虫暴发机制分析》;
1986年的林业部检疫防治所的《中国马尾松毛虫中长期预测预报研究》;
1992年安徽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的《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地区种群动态的研究》;
1999年芜湖市林业局的《马尾松毛虫灰色灾变预测初探》。
②基于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区数据的研究资料有:
2001年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湖北大学生态科学学院的《BP网络模型和LOGIT模型在森林害虫测报上的应用初报_以安徽省潜山县马尾松毛虫》;
2004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GIS的马尾松毛虫灾害空间扩散规律分析》;
2010~2012年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的《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气温变化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空间的影响及对策》、《气温变化对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时间的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既有国家级专家,也有省级专家,也有地方研究人员,其中基于安徽省2-3代马尾松毛虫发生区研究资料表明,2-3代马尾松毛虫发生区马尾松毛虫发生周期仍为7-11年,而并非“五年一大发生,三年一小发生”。
基于潜山县近60年马尾松毛虫发生区研究资料明确表明,潜山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间隔期为3-5年”,“发生间隔期”并非发生周期,“发生间隔期”至少还得加上发生增殖末期和暴发期才是一个完整的发生周期,那么,“五年一大发生,三年一小发生”说法有待商榷。
(3)“最寒冷之时,……”与“为测量山上最低气温,调查松毛虫是否进入树皮,他们在半夜最冷的时刻,拿着电筒登山”:
①气象部门在各地有分布有典型的监测点,早就实现监测自动化,无需人工半夜监测,而且数据是共享的;
②“半夜最冷的时刻”去上山调查松毛虫,这种方法有待商榷。
(4)“最寒冷之时,调查树皮里是否藏有松毛虫,或其藏的数量,决定防治方法”,没有听说为了获取松毛虫发生数据还需要半夜上山调查的说法,更没有听说过“最寒冷之时,调查树皮里是否藏有松毛虫,或其藏的数量”,能够“决定防治方法”。这种方法或说法,有待商榷。
(5)“因细纹新须螨吸食松针养份,【开始】失绿呈灰褐状”,这与细纹新须螨危害状严重不符。拒万方数据检索结果,有关黄山、天柱山和山东、上海的细纹新须螨研究文献表明,发生初期(开始时)“松针由基部发黄开始”,而并非“开始失绿呈灰褐状”或“呈褐色”,到后期才“整束针叶发黄变褐,直到小枝枯死,成片的受害黄山松植株,远处看去仿佛被林火燎过一般”。这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安庆在线网社区,争做最受安庆人欢迎的交流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位|合作热线|小黑屋|手机版|安庆在线网 ( 皖ICP备16017945号 公安备案编号:34081102000310

GMT+4, 2024-4-20 02:35 , Processed in 0.17188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